小满养生治事

熊春锦
养生资讯 熊春锦 2018-05-15 12:22:21

一、小满简介

小满节气时间,阳历时刻是201452110:59:02,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,就正式进入小满。阴历日期,是四月()廿三,星期三。

小满前后主要的天气特点,这期间天气温度突然升高,表现为高温,高湿,多雨。

小满属于火运能量期,因为火克金,所以在这个季节里最容易伤肺,损伤肺臓及大肠和皮毛,在这几个系统中容易诱发相应的疾病,这是我们防治疾病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。因为大肠与肺相表里,而火又克金,那么对于肺与大肠,以及肺主皮毛,与整个系统相关联。要把这个特点把握住,维护好,是这个期间我们修身养生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内容。因此,在这个期间,体表皮毛之疾,容易出现风疹、风湿诊、汗斑、湿疹、湿性皮肤病、手足癣等等,这类的疾病比较明显容易复发或产生明显变化,应当注意常洗澡,勤换衣,注意被子、毛巾等经常漂洗。要穿透气的鞋子,不要穿那种不透气的鞋子,把脚捂出汗,一方面不卫生,二方面各种真菌细菌也容易繁殖。在外出时要注意防晒,避免到蚊虫多的地方,当感受到皮肤开始瘙痒时,要及时涂抹止痒药水。饮食调养,注意多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,也就是清湿清热的食物。

二、小满时令蔬果

小满前后是吃苦菜的时节,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,食用苦菜是南北方皆有的食俗。《周书》:“小满之日苦菜秀”。《诗经》:“采苦采苦,首阳之下”。苦菜遍布全国,医学上叫它败酱草,宁夏人叫它“苦苦菜”,陕西人叫它“苦麻菜”,李时珍称它为“天香草”。

苦菜,苦中带涩,涩中带甜,新鲜爽口,清凉嫩香,营养丰富,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胆碱、糖类、核黄素和甘露醇等,具有清热、凉血和解毒的功能。《本草纲目》:(苦苦菜)久服,安心益气,轻身、耐老。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,古人还用它醒酒。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,冷淘凉拌,调以盐、醋、辣油或蒜泥,清凉辣香,吃馒头、米饭,使人食欲大增。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,吃起来酸中带甜,脆嫩爽口。还可以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,挤出苦汁,用以做汤、做馅、热炒、煮面,各具风味。

小满至,苦菜秀,成为千百年来民间的一种习俗,现在吃苦菜,已成为都市文化人感受传统文化和天然食材的一件“尝鲜行动”了,现代人所食大鱼大肉太多,需要借用苦菜这样的菜蔬帮助自己清除体内的肥厚油腻。

水果中的樱桃,也是小满的当季水果。1965年从战国时期古墓中发掘出的樱桃种子,据文物专家鉴定认为是中国樱桃。西汉《尔雅》详细记载:“楔荆”就是中国樱桃。东汉《四民月令》有“羞以含桃,先荐寝庙”的详细记载。据《说文解字》考,“含桃”,即莺桃,莺鸟所食,又各含桃。可见,在小满时节,樱桃是用于荐寝庙的吉祥果。

三、小满养生与防治

小满后天气逐渐变得炎热,日常起居饮食上需要适时调整。小满时节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,此时保养好身体,可减少即将到来的长夏的诸多不适。

夏季天气炎热,人体消耗增大,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,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,胃肠功能紊乱。所以,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,以汤、羹、汁等清淡又能促进食欲、易消化的膳食为主。同时,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、油煎的食物,并且餐量不宜过多。多吃些性寒凉味的食物,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,注意生食冷饮不宜过度,以免伤及人体内的正气而诱发疾病。

⒈足三里保健摄生

《黄帝内经灵枢》中记载:“阳气不足,阴气有余,则寒中肠鸣腹痛……调于足三里。”

夏季火运而火生土,养阳补中益气,比较适合按揉足三里穴。该穴位在外膝眼下3寸,距胫骨前嵴1横指,当胫骨前肌上。取穴时,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,在腓骨与胫骨之间,由胫骨旁量1横指,该处即是。用拇指按揉足三里,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上,垂直用力,向下按压,按而揉之。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,协同用力,给予充分刺激,达到肌肉组织深层,产生酸、麻、胀、痛和走窜等感觉,持续数秒后,渐渐放松,如此反复操作数次,即可有效。

足三里应时而动,调节我们的胃经,常常阳气不足、阴气有余的时候,就会里面有寒,寒气出动,这个时候就多调一调自己的足三里,利用这个火生土来养阳补中益气,调脾胃。)

⒉静坐调摄

《遵生八笺》中记载了“小满四月中坐功”:“每日寅、卯时,正坐,一手举托,一手拄按,左右各三五度,叩齿,吐纳,咽液。治病:肺腑蕴滞邪毒,胸胁支满,心中儋儋大动,面赤,鼻赤,目黄,心烦作痛,掌中热,诸痛。”

具体方法,每日凌晨3点至7点,正坐,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举,一手手心向下,用力下按,各三至五次,然后牙齿叩动36次,调息吐纳,津液咽入丹田九次。此功法可治肺脏邪毒积滞引起胸胁涨满、心颤心慌、面红鼻赤、眼珠发黄、心烦心痛、掌心发热等病症。

⒊小满水的慎用

《本草纲目水部第五卷水之二》:小满、芒种、白露三节内,水【主治】并有毒。造药,酿酒、醋一应食物,皆易败坏。人饮之,亦生脾胃疾(并时珍)。《本草撮要卷十水火土部》:【小满水】毒坏豆麦桑叶,造各样药料食物,皆易败。人吃此水亦生脾胃疾。咸雨(小满节后,先逢癸日下雨为咸雨,毒尤甚。)

⒋小满茄子的宜忌

《本草纲目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三》:茄子【气味】甘,寒,无毒。

志曰:凡久冷人不可多食,损人动气,发疮及痼疾。

李鹏飞曰:秋后食,多损目。

时珍曰:按:《生生编》云:茄性寒利,多食必腹痛下利,女人能伤子宫也。

【主治】寒热,五臟劳(孟诜)。治温疾传尸劳气。醋摩,敷肿毒(大明)。老裂者烧灰,治乳裂(震亨)。散血止痛,消肿宽肠(时珍)。

【发明】宗曰:蔬圃中惟此无益。《开宝本草》并无主治,只说损人。后人虽有处治之法,终与正文相失。圃人又下于暖处,浓加粪壤,遂于小满前后求贵价以售。既不以时,损人益多。不时不食,乌可忽也。

震亨曰:茄属土,故甘而喜降,大肠易动者忌之。老实治乳头裂,茄根煮汤渍冻疮,折蒂烧灰治口疮,俱获奇效,皆甘以缓火之意也。

《开元占经卷五》:“小满晷长三尺四寸。(按周髀长三尺三寸八分小分二。何承天长一尺九寸七分。祖暅长一尺九寸九分。今历景长一尺六寸九分。今历景长一尺九寸八分。)当至不至,多凶,言有大丧,先水后旱,多病筋急,痹痛;未当至而至,多病赻气,嗑肿。

⒌四时脉理分析

《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八十二脉法》:气候阴阳,更迭四时。冬至阴极阳生,夏至阳极阴生。

冬至后得甲子少阳,旺六十日,其气尚微,故脉来乍大乍小,乍短乍长;第二甲子阳明,旺六十日,其气始萌,故脉浮大而短;第三甲子太阳,旺六十日,其气大盛,故脉来洪大而长。夏至后第四甲子太阴,旺六十日,阴气初生,故脉紧大而长;第五甲子少阴,旺六十日,阴气渐盛,故脉紧细而微;第六甲子厥阴,旺六十日,阴气极盛,故脉沉短而敦重。

六六三百六十日,以成一岁。此三阴三阳之旺,时日之大要也。

又大寒至春分,厥阴风木之至,其脉弦;春分至小满,少阴君火之至,其脉洪而钩;小满至大暑,少阳相火之至,其脉大而浮;大暑至秋分,太阴湿土之至,其脉沉;秋分至小雪,阳明燥金之至,其脉短而濇;小雪至大寒,太阳寒水之至,其脉大而长。

或问六甲六气主脉,皆本《内经》,而脉形有不同何耶?盖人禀气盛,则脉应时而盛,禀气弱或有病邪凝滞,则脉不能应时而不失。其真气,则亦随阴阳微盛而变化略不同耳,非相反也。

此言人身气候,有一日一应周天者,有一年一应周天者。

丹溪曰:脉,神也,阳也,其行速,犹太阳一日一周;息,气也,阴也,其行迟,犹太阴一月一周是也。

歌云:春弦夏洪秋似毛,冬沉如石应天地。阿阿缓若春杨柳,此是脾家居四季。气候变动或不同,生死总诀在胃气。

 

回复